什麼是基礎代謝率(BMR)?
談到基礎代謝率(BMR),必須先了解一下身體的總熱量消耗TDEE(Total Daily Energy Expenditure),其包含了三個部分:
身體(運動)活動消耗
攝食產熱效應(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)
基礎能量消耗(BEE)
基礎代謝率(BMR)=基礎能量消耗(BEE)
基礎代謝率(BMR)是一個人維持基本生命現象所需要的基礎能量消耗(BEE),也就是維持一個人生命力活動之最低的熱量需要,是維持呼吸、心跳、血液循環、腎臟濾尿、體溫維持、荷爾蒙分泌、神經傳遞及細胞合成,等不自主之生理活動所需的熱量要量。
不自主活動不包含消化、吸收、代謝及日常生活中的活動,如走路、跑步、站、坐。也就是說,一天躺著都不動,維持生存所需最低的熱量需求就是「基礎代謝率」。基礎代謝率會隨著年齡增加或體組成的改變而有所不同。另外疾病、營養狀況、環境溫度的變化、不同階段的生理狀況、情緒的改變、壓力的變化都會影響人體的能量消耗,進而影響基礎代謝率。
姑且不論身高、體重、性別等變因,每 1 公斤的體重,每1小時大約需要 1 大卡的熱量:因此一名 60 公斤的人,一天需要的基礎的熱量消耗是 1440 大卡。一般成年人一天所需的熱量,50-70% 是消耗在基礎代謝率上,另外 15-30% 是身體活動過程中所需要消耗的熱量,10% 是攝食產熱效應(Diet Induced Thermogenesis)也就是指「進食後的用來消化吸收、貯藏及代謝、所需要的能量值」。
所以當你的基礎代謝率越低,身體所需要的熱量就相對會降低,通常基礎代謝率越高,減肥越容易,反之則越難,所以只要你多吃一點點或少動一點點,就會變胖囉!
看到這裡,想要算一下自己的基礎代謝率嗎?其實想要了解基礎代謝率可以不需要複雜的公式計算了,只要有專業的體組成計就可以輕鬆依據身體組成的不同,得到相對應的基礎代謝率的數值。
撰文:Cofit 資深營養師 方晴誼